《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德国古典哲学的道德事业之重审》
人民出版社,2014年,作者:邓安庆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二等奖
一、篇章结构
本书包括导论、正文五章以及附论。
二、主要内容
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伦理思想的专著,以“实践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特质出发,将德国哲学阐发为从实践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出发而贯通知识与行为,伦理与政治的现代性哲学方案。这个方案的哲学起点可以追随到17世纪莱布尼茨的科学理性启蒙及其对中世纪神学的现代改造,从而探究了启蒙伦理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演进逻辑。这一逻辑沿着现代性问题而展开,核心是理性如何取代信仰为人类的公序良俗立法从而构成自由的规范秩序,因而,现代性与启蒙,以及对启蒙的反思和批判,重启和危机贯穿着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进程,该著作也就在此背景之下,抓住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现代伦理价值及其规范基础的奠基与确证、改造与完善、纠偏与超越来为重构道德哲学为现代人的生活意义寻找伦理家园的艰难探索之路。
三、观点和方法创新
打通从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一般实践哲学、经过康德、费希特的主体性实践哲学,谢林和施莱尔马赫的浪漫主义再到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主义,从实践形而上学这一康德肇始的新的第一哲学出发,来贯通地理解哲学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深入地理解现代哲学为何把自由作为了伦理原则,自由的伦理原则又是如何变成了权利哲学,使得伦理性和政治哲学都围绕着个人自由的实现及其自由的规范秩序的建构而展开,德国古典伦理学探讨的主题也呈现出如何从伦理的自然状态向着伦理—政治共同体状态的发展为线索而步步深入展开。
本书立足于原著和遵循现代诠释学的方法,立足于实践中的问题意识来寻求与原文作者的“对话”;本书也十分注重考察伦理观念与时代的社会历史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伦理观念与现实之间可能的和必然的互动关系。另外,本书还立足于对当代伦理学的研究和与之对话的基地上,因此这部著作是一部具有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意义的研究性专著。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本书不仅仅是对代表了西方哲学最高峰的德国古典道德哲学的系统研究,而且对道义伦理学、德性论伦理学做了个案梳理,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西方伦理学史研究,而且对伦理学的基础问题和伦理学的内在分类及其原则,都做了系统探讨,非常有助于我们跳出当代英美伦理学的视野,对伦理学如何在面对人类不确定的未来担负其哲学的当代使命,具有原创性的贡献。
这项成果获得哲学界的一致好评,大陆和台湾的诸多杂志都发表了高度赞扬的书评,曾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组织的5位专家匿名评审的高度认可(2013年),一致评价为“优秀”;另外该书还获得过上海市第十三届(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等和第三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著作奖。